135-0702-7200
黃花菜(學名: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;英文名:Daylily),又名金針菜、檸檬萱草,忘憂草,屬百合目,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近肉質,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?;ㄝ汩L短不一,花梗較短,花多朵,花被淡黃色、橘紅色、黑紫色;蒴果鈍三棱狀橢圓形,花果期5-9月。
庭院種菜黃花菜性味甘涼,有止血、消炎、清熱、利濕、消食、明目、安神等功效,對吐血、大便帶血、小便不通、失眠、乳汁不下等有療效,可作為病后或產后的調補品。
營養價值編輯
每100g黃花菜干品中含有蛋白質14.1g,脂肪0.4g,碳水化合物60.1g,鈣463mg,磷173mg,鐵16.5mg,胡蘿卜素3.44mg,核黃素0.14mg,硫胺素0.3mg,尼克酸4.1mg等。其中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肪3大營養物質分別占到60%、14%、2%,此外,磷的含量高于其他蔬菜。
藥用價值
黃花菜-萱草一名紫萱-又名忘憂草。
吳中書生謂之療愁。嵇康《養生論》云:“萱草忘憂”。(出《述異記》)樓頂種菜人們用來佐膳的黃花菜,學名為萱草。大約已栽種了兩千多年,是我國特有的土產。據《詩經》記載,古代有位婦人因丈夫遠征,遂在家居北堂栽種萱草,借以解愁忘憂,從此世人稱之為“忘憂草”。
蘇東坡曾賦日:“萱草雖微花,孤秀能自拔,亭亭亂葉中,一一芳心插”。他所述的“芳心”,就是指母親的愛心。白居易也有過詩云:“杜康能散悶,萱草解忘憂”。為他晚年的知己劉禹錫屢遭貶謫的身世予以勸慰。其實,從科學的角度來看,一棵區區無名小花,本身并無含有任何解憂的元素,只不過在觀賞之際,助人轉移情感,稍散一時悶,略忘片刻之憂而已。在50年代,據聞敬愛的董必武同志在公差外地時,寄給夫人何連芝四句道:“貽我含笑花,報以忘憂草,莫憂兒女事,常笑偕吾老”,以此勸慰她勿再為家事多憂。
黃花菜的花有健胃、通乳、補血的功效,哺乳期婦女乳汁分泌不足者食之,可起到通乳下奶的作用;根有利尿、消腫的功效,可用于治療浮腫,小便不利;葉有安神的作用,能治療神經衰弱,心煩不眠,體虛浮腫等癥。習慣上各種萱草的根入藥不分,而作為食用只用黃花萱草的花蕾。
黃花菜有較好的健腦,抗衰老功效,是因其含有豐富的卵磷脂,這種物質是機體中許多細胞,特別是大腦細胞的組成成分,對增強和改善大腦功能有重要作用,同時能清除動脈內的沉積物,對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減退、腦動脈阻塞等癥狀有特殊療效,故人們稱之為“健腦菜”。
另據研究表明,黃花菜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含量,有利于高血壓患者的康復,可作為高血壓患者的保健蔬菜。黃花菜中還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,豐富的粗纖維能促進大便的排泄,因此可作為防治腸道癌瘤的食品。
【性味】甘,平。
①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性平,味甘。
有小毒。
②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甘微辛,平。
功用主治-黃花菜的功效
養血平肝,利尿消腫。
治頭暈,耳鳴,心悸,腰痛,吐血,衄血,大腸下血,水腫,淋病,咽痛,乳癰。
①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補虛下奶,平肝利尿,消腫止血。
②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鎮靜,利尿,消腫。
治頭昏,心悸,小便不利,水腫,尿路感染,乳汁分泌不足,關節腫痛。
③《云南中草藥》:養血補虛,清熱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
內服:煎湯,3~5錢;或燉肉。
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
①治腰痛,耳鳴,奶少:黃花菜根蒸肉餅或煮豬腰吃。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
②治小便不利,水腫,黃疸,淋病,衄血,吐血:黃花菜根三至五錢,水煎服。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
③治月經少,貧血,胎動不安,老年性頭暈,耳鳴,營養不良性水腫:摺葉萱草根端膨大體一至二兩,燉肉或雞服。
④治大腸下血:摺葉董草根端膨大體十個,水煎服。
⑤治肺熱咳嗽,腮腺炎,咽喉腫痛:摺葉萱草根端膨大體五錢,水煎服。(③方以下出《云南中草藥》)
⑥治乳癰腫痛,瘡毒:黃花菜根搗敷。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
⑦治小兒疳積黃花菜葉三錢,水煎服。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
近代中外學者對黃花菜的藥用價值更有進一步發現,如日本學者把黃花菜稱“健腦菜”:我國《營養學報》曾評價黃花菜,具有顯著地降低動物血清膽固醇的作用。人們知道,膽固醇的增高是導致中老年疾病和機體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,能夠抗衰老而味道鮮美、營養豐富的蔬菜并不多,而黃花菜恰恰相反具備了這些特點。
常吃黃花菜還能滋潤皮膚,增強皮膚的韌性和彈力,可使皮膚細嫩飽滿、潤滑柔軟,皺褶減少、色斑消退、增添美容、黃花菜還有抗菌免疫功能,具有中輕度的消炎解毒功效,并在防止傳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。
黃花菜是近于濕熱的食物,瘍損傷、胃腸不和的人,以少吃為好,平素痰多,尤其是哮喘病者,不宜食用。
注意事項
黃花菜鮮花中含有秋水仙堿,在人體內由秋水仙堿轉化為二氧秋水仙堿而使人中毒,應將鮮黃花菜經60℃以上高溫處理,或用涼水浸泡,吃時用沸水焯的時間稍長一些,以免中毒。長時間干制也可破壞秋水仙堿。